好盘友

 找回密码
 加入论坛
提示:多个关键词中间加空格 例如:天龙八部 星河
查看: 1621|回复: 55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MV/视频音乐] [高清演唱会][皇后乐队Queen加拿大蒙特利尔现场演唱会1981][720P/5G] 含百度网盘

  [复制链接]

主题
5
活跃值
2568
热心值
4
盘币
271
注册时间
2018-5-12
最后登录
2024-1-5
在线时间
215 小时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9-4-25 08:18:3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请尊重分享者,本资源仅限交流未经楼主同意严禁转载或盈利,违者封号处理!
◎译  名 皇后乐队 蒙特利尔演唱会
◎片  名 Queen: Rock Montreal & Live Aid
◎年  代 1981
◎片  长 01:35:10(h:m:s)
◎片   源   Queen: Rock Montreal & Live Aid (1981) Blu-ray 1080p VC-1 DTS-HD HR 5.1-CtrlHD.HDCLUB
◎字  幕   英文字幕
◎文件格式   x264+DTS
◎视频尺寸   1280x720







◎简  介 

     很少有乐队能象QUEEN那样彻底地体现70年代世界摇滚舞台的丰富多采。QUEEN就象一个综艺大厅一样,完美将华丽摇滚,前卫摇滚,古典音乐及重金属熔为一炉。这个来自英国的四人乐队致力于发掘华丽和夸张的艺术风格,创造出一种带有浓厚歌剧色彩的摇滚乐形式,主唱性感而如同唱诗班的嗓音,层层铺垫的键盘和绚烂花哨的吉他solo是他们的标志。QUEEN的音乐具有非凡的想象力,雄壮而带有一丝诡异,而且风格变化多端,你可以从他们的音乐中听到几乎所有欧洲音乐形式(传统和现代)的影子。不过,QUEEN如此博大的音乐居然全部是用传统的摇滚方式表达出来的,多年来,他们的专辑一直宣称“从未使用过合成器”,这忠诚地保留着LED ZEPPELIN时期硬摇滚乐队的特点,尽管到80年代,乐队也开始尝试了更多的键盘,但始终没有碰过电子乐,因为电子乐正是那些“真正的摇滚”乐队所不屑的。

  此张蓝光收录了皇后乐队1981年在蒙特利尔的现场实录,喜欢皇后乐队的乐迷千万不容错过,值得收藏!幕后花絮

  无数摇滚乐迷怀念着六七十年代,那一个灼烧般的,带着炽烈与灰烬气息的疯狂年代。二战后的平静是一个愈伤期,也意味着一大片迷茫的浓雾,所有人在压抑中迷失方向,空气中封存着躁动的危险因子,一切显得那么陈腐可憎,一切等待着被破坏,被覆灭,被重建。

  一群愤青们首先拖着他们肮脏破旧的牛仔裤,被这一把随时有可能被砸碎的吉他跳上街头,狂笑着嘶吼着,挥舞着愚蠢而有力的拳头消耗他们的青春。英国,这个由危险而冷峻的物质构成的孤岛,这个大西洋中显得阴郁而溢满火药味的古老战舰,成为这场躁动的舞台。披头士的蘑菇头引来少女们的阵阵尖叫——但这不是全部,The Who用吉他残片引爆了全场的疯狂 ,Rolling Stone孜孜不倦地甩着蓬乱浓密的长发在街头的舞台上咆哮着,Sex Pistols坏笑着给专辑封面上英国女王的耳朵别上别针…… 一切在不安与死寂中开场,若干年后以决绝的姿态扑向覆灭。其间,英伦三岛的肥沃土地上疯狂滋长着各种植物——苔藓还是向日葵,荆棘还是紫罗兰,这都不重要。它们都以自身的存在继续着那个时代的疯狂,其中,有一朵花最为艳丽,盛开的也最为放肆。

 追根溯源,Queen的诞生是建立在乐队Smile的基础上的。1968年,英国伦敦帝国大学的Brian May带着他自制的吉他Red Special与医学院学生Roger Taylor,以及同学Tim Staffell成立了Smile。乐队风格主要为硬朗的重金属,Brian富有感染力的吉他solo在这个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Roger有力而具爆炸性的鼓点也初具端倪。而这时的Freddie Bulsara,后来的Queen灵魂主唱刚从伊令大学毕业,并在毕业后的服装生意中认识了Roger Taylor,也因此成为Smile第一批听众 。不过,这个时期的Freddie辗转于数只乐队中,并未加入Smile,值得一提的是,那时的他与乐队的每名成员都私交甚笃——生意伙伴Roger Taylor后来干脆让Freddie搬进了自己的公寓,Tim Staffell更是他多年的同学。或许正是这为日后Queen的默契奠定了基础。

  不久,Tim Staffell决定离开Smile,从另一支乐队Sour Milk Sea解散风波中出走的Freddie在Tim走的同一天便加入了Smile。这一成员变动对于日后的Queen是有里程碑意义的。而后Freddie决定将乐队名改为Queen。1971年2月,毕业于伦敦大学切尔西学院电子工程系的John Deacon正式加入Queen。乐队宣告诞生。

  John Deacon花了些时间融入Queen这个团体,他的加入有些阴差阳错的味道 。招贝斯手时,Freddie的一位朋友Chris也参与了竞争,Chris同样技艺精湛,又与Freddie交情不错,眼看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被Chris的发挥失常搅黄了。吉他手Biran May最终选择了更为稳重严谨的John,Freddie本人自然有些失望。John这个“外人”的身份变得很微妙。不过很快,John以实力赢得了信任,他沉静稳重的bass line给Queen无拘无束、天马行空的曲风一条准绳,使得Queen的作品曲折多姿而又不显凌乱。另外,这位理科高材生 深谙理财之道,在成功炒掉两个只关心如何压榨乐队利益的猪头经纪人后,他开始打点起Queen的内外事务来。

  吉他手Biran May 说到理科高材生,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位成员,吉他手Brian May了,这个乐队基石式的人物是Queen“高贵血统”的一大源头。Brian后来成为英国伦敦帝国大学星体物理学博士,精密的理性思维却毫不妨碍感性灵感的发挥,他的吉他solo不再只是歌曲的点缀——若把Queen比作一个人,Roger的鼓点与John的bass line是筋骨,Brian的吉他solo就是其间的血肉。

  而主唱Freddie,则担任了灵魂的角色。

  在1973年推出的处女作《Queen I》中。可以明显听出Led Zepplin对Queen曲风的影响(Led Zepplin和Jimi Hendrix是Queen的偶像),曲风虽在华丽风格上初显端倪,但Freddie高音段的叫喊有些模仿Led Zepplin主唱Robert Plant的痕迹。不过,这张处女作总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。

  1974年,Queen推出第二张专辑《Queen II》,在这张专辑中,Queen迈出了非常可贵的一步,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,Freddie原本略显单薄的嗓音处于疯狂的蜕变中,它变得更为丰盛多姿,也更具有内在的爆发力。进步更明显的是Queen整体富有奇幻歌剧色彩的编曲,其中吉他手Brian May的solo个人认为在这个时期已开始走向成熟。当然,这一时期的编曲制作有些花哨浮躁之感——像一个刚步入文坛的青年作家,拼命在行文中显露辞藻一般。

  贝司手John Deacon 《Queen II》诞生出了Queen的第一首热门单曲《Seven seas of rhye》,除此之外,有一首歌很值得一提,它并非热门歌曲,却为后来Queen的传世经典《Bohemian Rhapsody》奠定了基础,那便是《The march of the black queen》。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,《Bohemian Rhapsody》就像是《The march of the black queen的究级进化版。泛着超现实主义气息的歌词,集诡异、黑暗、精致为一体的曲风,还有华丽又略显俏皮的吉他solo与Bass line——或许最大区别的便是演绎了,《Bohemian Rhapsody》中间部分的歌剧色彩更浓,主唱Freddie的驾驭也更为精彩绝伦(甚至可以说,Freddie在《Bohemian Rhapsody》中的演唱盖住了其同样出色编曲的光芒。)。

  紧接着,Queen推出了第三张专辑《Sheer Heart Attack》,这是Queen辉煌的真正开始。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便是Freddie声线上的破茧成蝶,无论是轻灵婉转的《Killer Queen》《Mis Fire》,还是金属风格强烈的《Stone cold crazzy》,他都驾驭的游刃有余。真正到达炉火纯青地步的,还有编曲制作。此时的Queen已经在磨练中懂得取舍,不在过于泛滥的迭加花哨的段子,而是明了在美轮美奂中寻求一种和谐与整体感。在热门单曲《Killer Queen》中,Freddie光洁顽皮的声音巧妙地穿梭于Brian May灵动轻快的吉他solo中,配以诙谐的和声,使得这首歌在悦耳的同时充满了黑色幽默。《Killer Queen》从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了Queen的巅峰水准,它的大热似乎也预示着一个华丽王朝的到来。

  1975年,Queen凭借巅峰之作《A Night At The Opera》皇袍加身。这张专辑不但是所有Queen迷顶礼膜拜的传世经典,也是摇滚史上一座光彩夺目的里程碑(若是初次接触Queen的朋友,不妨从这张专辑听起,因为它从任何一个角度都代表Queen的最高水准 。)

  在这张专辑中,抒情小曲、金属力作、歌剧断章在整体上错落有致,张弛有度,真正呈现了一个多彩的皇后。专辑以风格颇具讽刺与火药味的《Death On Two Legs》开始,几经情感起伏与动静转换,以一段英国国歌《God Save The Queen》的吉他华彩结束,歌曲间的契合可谓浑然天成。而单看每首歌曲,也都完美的无可挑剔。主场作品极少的鼓手Roger Taylor的《I’m Love With My Car》 气势十足,Roger沙哑而富于颗粒感的嗓音将歌曲打造的极具荷尔蒙气息,而后《 ’39》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,带着文艺气质的吉他手Brian May抱起木吉他,轻轻吟唱起一个哀而不伤的故事,纯木吉他的伴奏泛着乡村气息,这在Queen的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。

  鼓手Roger Taylor 至于Freddie Mercury在此专辑中的表现 ,已无须多言了。该如何形容他的声音呢?华丽?太过浅薄;性感?似乎过于轻佻。他时而浅吟低唱,时而高声呐喊,声音的每个细枝末节都开出诡异的花朵。Queen的魔力就在于此,他们能轻易制造一座宫殿,又可以用一个吉他拨弦让它顷刻灰飞烟灭,此时你已被Freddie带领到皎洁月光中,当你快要昏睡在那片温柔中时,一切又陷于荒凉,片刻前的呢喃已变成一连串痛苦的呐喊……

  完美力作自然万众瞩目。《A Night At The Opera》刚上市预定量就达500万张,其中热门单曲《Bohemian Rhapsody》更是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各大排行榜,并占据英国排行榜冠军宝座达破纪录的9周之久!甚至在十多年后的 1992 年,《 Bohemian Rhapsody 》还在美国单曲排行榜上获得过数周的亚军成绩。专辑封面的着名鸟冠图案由主唱Freddie亲自设计,其中的巨蟹、室女、狮子分别代表乐队成员的星座。这一图案的变体也沿用在Queen后来的专辑《A Day At The Race》和《Greatest II》上。

  然而,巅峰往往也是一种死刑的宣判,事情往往是这样,就像拉斐尔的前无古人注定了古典细腻派画风的后无来者。《A Night At The Opera》之后,无论Queen如何努力,都无法再逾越这个巅峰——它太完美了,以至于后来的一切都被称为“复制品”。跳开来看,而后发行的《A Day At The Race》《News Of The World》以及《Jazz》都是精品之作,但在人们的心中,它们只能存在于《A Night At The Opera》的阴影下。

  尽管如此,这三张专辑还是诞生了很多经典之作,其中《We Are The Champions》和《We Will Rock You》无疑是Queen传唱度最高的作品(相信很多中国乐迷都是由它们认识Queen的),他们出现在无数的体育赛事、广告中,也在大多数人眼中成为Queen的标志。

  Queen早期作品以不使用合成器着称,然而那些绚丽多姿的歌剧效果又是如何制作的呢?这就又要提一下那两位理科高材生——吉他手Brian May和贝司手John Deacon了。这二人不仅在音乐上有着过人的才华,在机械制作方面更是一流。Brian那把几十年如一日的红黑吉他Red Special是他自行制作而成的(据说最初的材料是家中的门板),Red Special音色特别,Brian操持的得心应手,它不仅成为Brian May的一个标志,后来还专门成立了吉他厂牌。除此之外,他还制作了Treble Booster Pedal(高音升压踏板,用于完善高音部音色)。电子工程系科班出身的John Deacon更厉害,他用一堆废弃的晶体管拼装的神奇功放Deacy Amp为Queen音乐艺术声效立下了汗马功劳。Treble Booster Pedal与Deacy Amp后经改良诞生了录制套组Vox Brian May Special,后来也作为独立产品发售。这个套组,加上Vox AC30(一种音响模拟效果器),以及摇滚三大件,便是Queen华美音效的全部家什了。

  80年代是Queen音乐上的一道分水岭。首先,Freddie剪短了之前的卷发,蓄起了漆黑的胡须,演唱会上的着装也从之前酷似芭蕾舞服的紧身衣,换成了男士外套甚至背心。另外,鼓手Roger Taylor和贝司手JohnDeacon也都剪去长发,一改以往阴柔气质。唯一没怎么变的变是吉他手Brian May了,他的一头“蘑菇云”直到今天还是老样子。

  比形象上的转变更大的是Queen的曲风。Queen之前一直讨厌朋克,在歌曲《We Will Rock You》与《Sheer Heart Attack》中都有讽刺Sex Pistols的味道。然而,它们都没抵挡住80年代流行舞曲风潮的袭击。

  总的说,这个时期Queen内部分为两个阵营。Brian和Roger坚持金属风格,John却对pop、funk有着浓厚兴趣,Freddie是站在John一边的——他本来就是灵魂歌后Aretha Franklin的忠实歌迷,对Michael Jackson也颇为赞赏。在这种局面下,乐队在80年代先后发行了《The Game》《Flash Gordon》《Hot Space》《The Works》《A Kind Of Magic》《Live Magic》《The Miracle》7张专辑。

  《Flash Gordon》仅是Queen低潮期的开始,而后专辑销量的下降,是的Queen在1982年决定临时解散,Queen的各个成员业发展起自己的事业,Brian May和Freddie Mercury都发行了个人专辑,Roger Taylor也组建了乐队The Cross并担任主唱。这一时期,三位成员皆有不俗成绩,但与Queen乐队的辉煌相比,还是不值得一提。1985年的Live Aid成为一个契机,Queen重聚了。Live Aid中Freddie的风头盖过了所有人,Queen在那场经典义演中的表现,也成为其低迷80年代一个可贵的亮点。

  纵观Queen的80年代,可以体会到俗话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的贴切。尽管专辑成绩欠佳,Queen的一系列演唱会却大放异彩,他们用事实证明了,他们是为数不多的拥有无敌现场的乐队之一。Queen70年代演唱会不多,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彩虹演唱会。诡异幽暗的灯光,精致的服装,尚且年轻的四人旺盛的活力都显得这场演唱会无比唯美。而Queen80年代演唱会却更为出彩。

  1987年,Freddie Mercury与西班牙着名女高音Montserrat Caballé在巴塞罗那的拉尼特音乐节上共同演绎了经典曲目《Barcelona》。这首歌由Freddie所做,完美的融合了摇滚的激昂与美声的高贵唯美。这位张扬的摇滚主唱破天荒的穿上了蓝色的礼服,与Caballé携手演唱了它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原本要将《Barcelona》定为该届奥运会的主题曲,但由于Freddie在1991年便与世长辞,临时取消了这一决定,这引起Queen歌迷的强烈不满,Caballé本人也决定拒绝出席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开幕式。然而,多年以后的无数次最佳奥运歌曲评选中,《Barcelona》都名列前茅——所有人已然将它视作那届奥运会的主旋律。

  然而此时的Freddie已经接到死刑的宣判,他患上了艾滋病,时日无多。

  很多人用“回光返照”形容Queen1991年发行的专辑《Innuendo》。Innuendo,讽刺。这张给人以皇后华丽王朝复兴希望的专辑却是一份遗书,它拥有《A Night At The Opera》的恢弘与华丽,也有着自身深沉黑暗的内核,同名歌《Innuendo》的迷幻感觉令人内心恍然——听这首歌时你会忘记你置身的环境,溺进一种幻境中,Freddie以一个末世先知的身份吟唱着。而据称是Freddie遗作的《I'm Going Slightly Mad》中却透出令人心悸的讯息——他似乎已经超然脱世,整首歌浸透着一种诡异与癫狂,I'm Going Slightly Mad,渐入癫狂。

  上帝要毁灭一人,必先令其疯狂。

  《Innuendo》口碑与销量上的双丰收没有减缓死神逼近的步伐,1991年11月24日,Queen主唱Freddie Mercury因艾滋病引发的肺炎与世长辞,享年45岁。

  Freddie的葬礼由英国乐坛教父Elton John主持,成千上万的歌迷为Freddie送行,送葬的鲜花堆积如山。

  当Elton John把一朵玫瑰轻轻放在Freddie的棺木上时,我们知道,一个时代结束了。

  Queen,这支独一无二的艺术金属大师级乐队,这支在全世界拥有无数歌迷(在亚洲美洲的影响力已经超过Beatles)的乐队,这支见证摇滚兴衰,做出无数开创,给与我们无数惊喜的乐队,它的历史终结于1991年。

  但请记住,Queen这朵艳丽花朵,永不凋零。




◎演唱曲目

1 - Intro
2 - We Will Rock You (fast)
3 - Let Me Entertain You
4 - Play The Game
5 - Somebody To Love
6 - Killer Queen
7 - I'm In Love With My Car
8 - Get Down Make Love
9 - Save Me
10 - Now I'm Here
11 - Dragon Attack
12 - Now I'm Here (reprise)
13 - Love Of My Life
14 - Under Pressure
15 - Keep Yourself Alive
16 - Drum & Timpani Solo
17 - Guitar Solo
18 - 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
19 - Jailhouse Rock
20 - Bohemian Rhapsody
21 - Tie Your Mother Down
22 - 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
23 - Sheer Heart Attack
24 - We Will Rock You
25 -We Are The Champions
26 - God Save The Queen








链接:
点击进入百度网盘下载(←购买前请先验证分享链接是否有效)


此处内容付费可见

此处内容需要向楼主支付盘币或购买VIP才能显示 已有 52 人购买 

支付 8 盘币 升级VIP
免责申明 - 论坛版权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会员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,仅供会员交流学习,禁用商业用途或盈利,下载后请在24小时之内删除;
2、本站(www.haopanyou.net)支持正版,本资源版权归版权方所有,观看或阅读请到相应机构购买正版资源;
3、本站资源均来源于网络,本站不参与录制、上传,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,请立即告知本站(admin#haopanyou.net(#=@)),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;

点赞

参与人数 1热心值 +1

谢谢@Thanks! + 1

查看点赞详情

楼主热贴推荐
BT资源无法下载:戳这里,不会发帖、金币相关等新手问题:戳这里
回复

拉黑 使用道具 举报

为保留有用回复信息,此处有 52 个购买者的感谢留言已隐藏

主题
10
活跃值
1415
热心值
1
盘币
910
注册时间
2018-12-29
最后登录
2022-9-16
在线时间
156 小时
沙发
发表于 2019-4-25 08:30:26 | 只看该作者
感谢感谢
回复

拉黑 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0
活跃值
2695
热心值
0
盘币
595
注册时间
2018-4-28
最后登录
2024-6-15
在线时间
81 小时
板凳
发表于 2019-4-25 08:50:56 | 只看该作者
感谢分享
回复

拉黑 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2
活跃值
7533
热心值
0
盘币
175
注册时间
2016-3-20
最后登录
2022-2-11
在线时间
215 小时
地板
发表于 2019-4-25 17:12:03 | 只看该作者
不错的资源
回复 支持 反对

拉黑 使用道具 举报

严禁灌水、讽刺、挖苦、辱骂分享者行为。回复前请详读:点击进入 理性回复,以免永久封禁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论坛

本版积分规则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资源均收集自互联网,没有提供影片资源存储,也未参与录制、上传。若本站收录的资源涉及您的版权或知识产权或其他利益,请附上版权证明邮件告知,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2 [好盘友网] 管理员邮箱:admin#haopanyou.net(#=@)

sitemap|手机版|小黑屋|百度统计|好盘友 ( 粤ICP备18120888号 )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